教育体系 首页> 实验教学>教育体系


1. “一主线、三能力、五结合、三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总述

营造文化,构建全过程实验教学网络,整合优质资源的大工程理念引领下,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以“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分层次、多模块、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传统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方法,融入科技创新和改革成果,联合课内教学和课外创新实践,将实验教学内容与科研、社会应用密切联系,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形成良性互动。

经过近5年的实践,示范中心已逐步构建出一主线、三能力、五结合、三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图4)。

一主线:即以“应用型人才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

三能力:即围绕主线,人才培养循序渐进,培养工程基础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能力。

五结合:要达到能力培养的目的,需通过多途径教学方式,即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科研训练和科技竞赛相结合,校内导师/平台和校外导师/基地相结合、制度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从而建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

三保障:即整合资源、互动融合、三维拓展。整合校内教学、科研资源,校外优质实践资源,为人才培养提供良好载体;通过教师之间的融合,学生之间的融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合,为师生互动交流破除屏障;通过实践教学内涵的拓展、教学时间的拓展和教学空间的拓展,为学生实践水平的提高提供切实可行的保障。


4 “一主线、三能力、五结合、三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主线、三能力、五结合、三保障”的实践教学体系中,重中之重是三能力的培养。为此,示范中心构建了循序渐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平台,即“环境基础实验——环境工程实验——工程实践协同创新实训的三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平台(图5),着力培养学生工程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发展了课内实验、工程锻炼、自主研究的三层次实验教学模式,对每个层次培养过程实施模块化。

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平台

下面就每一层次教学平台进行介绍。

2.     工程基础能力培养,基本规范养成——通过专业基础实验的教学

工程基础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的培养实现,主要依托环境公共认知实验室、环境微生物技术实验室、仪器分析实验室、环境化学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毒理学实验室等。专业基础实验教学主要包括:环境公共认知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学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环境生物技术实验、环境毒理学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海洋监测实验、水质监测实验、水处理生物学实验、海洋生物实验等。

为充分体现教学指导思想和提高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专业基础实验项目涵盖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等,各层次项目设置科学、比例合理,验证型型实验项目一般不超过20%,有一定数量的学生自主选做项目。已开设的代表性专业基础实验见表1。

 

 

1-1  环境基础实验代表性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对应课程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已有/

规划

1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室内空气甲醛及苯系物测定

设计型

规划

2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现场空气颗粒物及二氧化硫监测

设计型

已有

3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噪声监测

设计型

已有

4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地表水COD测定

设计型

已有

5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地表水中重金属含量测定

设计型

规划

6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分析

设计型

规划

7

环境公共认知实验

危险废物浸出毒性鉴别

综合型

已有

8

环境化学实验

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评价

设计型

已有

9

环境化学实验

光催化氧化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综合型

已有

10

环境化学实验

有机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

验证型

已有

11

环境化学实验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调查

设计型

已有

12

环境化学实验

重金属在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

综合型

已有

13

环境监测实验

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及水中碱度的测定

验证型

已有

14

环境监测实验

水中氨氮的浓度及六价铬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15

环境监测实验

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铁含量

设计型

已有

16

环境监测实验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铁的含量

设计型

已有

17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土壤中细菌分离培养及计数

设计型

已有

18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霉菌培养及形态观察

验证型

已有

19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微生物荧光检测

验证型

已有

20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细菌涂片制备及染色

验证型

已有

21

环境微生物学实验

污水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22

仪器分析实验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样品硝态氮含量

设计型

已有

23

仪器分析实验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环境样品重金属含量

设计型

已有

24

仪器分析实验

液相色谱分析环境样品中的有机酸含量

设计型

已有

25

仪器分析实验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中无机阴离子含量

设计型

已有

26

仪器分析实验

气相色谱法分析苯环类物质特征及含量

设计型

已有

27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28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环境样品DNA提取及电泳技术

设计型

已有

29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PCR扩增技术及方法

验证型

已有

30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微生物吸附法去除重金属

综合型

已有

31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微生物生化特征测定

综合型

已有

32

环境毒理学实验

环境污染物对蚯蚓的急性毒性

综合型

已有

33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环境污染物对蚯蚓MDA含量的影响

综合型

已有

34

环境生物技术实验

环境污染物对蚯蚓抗氧化酶活性影响

综合型

已有

35

水分析化学实验

滴定分析的基本操作及水中碱度的测定   

验证型

已有

36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硬度的测定(络合滴定法)

设计型

已有

37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Cl离子及电导率测定

设计型

已有

38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余氯的测定(氧化还原滴定法)

设计型

已有

39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溶解氧及pH值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0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高锰酸盐指数及色度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1

水分析化学实验

水中浊度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2

海洋监测实验

海水盐度、电导率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3

海洋监测实验

海水中石油类物质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4

海洋监测实验

海水中硝酸盐氮的测定(Zn-Cd法)

设计型

已有

45

海洋监测实验

大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6

海洋监测实验

大气中氮氧化物(NOx)监测

设计型

已有

47

海洋监测实验

环境噪声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8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水中菌落总数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9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水体中藻类总数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50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水体中叶绿素含量测定

设计型

已有

51

水处理生物学实验

污水中原生动物的观察

设计型

已有


    为提高示范中心的示范辐射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面向全校65个专业开设环境科普实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2  示范中心辐射实验项目

序号

实验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规划/已有

1

环境科普实验

雾霾颗粒物监测

设计型

已有

2

环境科普实验

噪声监测

设计型

已有

3

环境科普实验

室内空气甲醛检测

设计型

已有

4

环境科普实验

农产品农药残留

设计型

已有

5

环境科普实验

河道水水质评价

设计型

规划

6

环境科普实验

饮用水水质检测

设计型

已有

7

环境科普实验

富营养化藻类显微镜观察

设计型

已有

8

环境科普实验

烹饪油烟成分分析及处理

综合型

规划

9

环境科普实验

水质净化器原理及比较

综合型

规划

10

环境科普实验

生活垃圾分类方法

综合型

已有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环境基础教学实验室

1.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专业工程技能实验的教学

    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专业技能实验教学的培养实现,主要依托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实验室、污水处理过程仿真与控制实验室、水工程教学实验室、水质工程实验室、环境与市政工程实训基地、环境工程实训中心等。专业工程技能实验教学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原理实验、环境工程学实验、水质工程学实验、环境工程仿真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环境工程综合大实验等。

    同时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本中心陆续开发了多系列自制设备用于课堂教学,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对融会贯通,本中心专门主动设计了10个适用于环境类专业的大型综合创新实验,为了确保综合创新实验的培养目标,对每个综合实验的任课教师也进行优化组合,将相关各课的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联合形成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从而创造了“学生有疑问必得答,有想法必验证”的创新实验环境。

专业技能工程实验代表性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

对应课程

项目名称

实验类型

已有/

规划

1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管流流态实验

验证型

已有

2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沿程水头损失实验

验证型

已有

3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裸管传热速率

验证型

已有

4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保温管传热速率

验证型

已有

5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板框压滤机过滤常数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6

环境工程原理实验

吸收(解吸)系数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7

环境工程学实验

污泥脱水

设计型

已有

8

环境工程学实验

自由沉淀实验

验证型

已有

9

环境工程学实验

混凝沉淀试验

验证型

已有

10

环境工程学实验

活性污泥SBR法连续运行实验

设计型

已有

11

环境工程学实验

颗粒粒径分布测定实验

设计型

已有

12

环境工程学实验

袋式除尘器原理与性能测定

设计型

已有

13

水质工程学实验

混凝搅拌实验

验证型

已有

14

水质工程学实验

滤池冲洗实验

验证型

已有

15

水质工程学实验

自由沉淀实验

验证型

已有

16

水质工程学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设计型

已有

17

水质工程学实验

曝气充氧实验

综合型

已有

18

环境工程仿真实验

SBR工艺物理模拟试验

综合型

已有

19

环境工程仿真实验

SBR工艺数值模拟实验

综合型

已有

20

环境工程仿真实验

I-WWTP系统参数配置及运行

综合型

已有

21

水力学实验

局部水头损失实验

设计型

已有

22

水力学实验

明渠糙率测定实验

设计型

已有

23

水力学实验

堰流流量系数测定实验

设计型

已有

24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混凝搅拌实验

综合型

已有

25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过滤实验

综合型

已有

26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滤池冲洗实验

综合型

已有

27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软化实验

综合型

已有

28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除盐实验

综合型

已有

29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曝气冲氧实验

综合型

已有

30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SBR法实验

综合型

已有

31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活性炭吸附实验

综合型

已有

32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活性污泥驯化及生化指标测定

综合型

已有

33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油污废水气浮去除实验

综合型

已有

34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Fenton处理含色废水实验

综合型

已有

35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电渗析降解污染物效率实验

设计型

已有

3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电除尘器伏安特性测定

综合型

已有

3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两段式电除尘实验

综合型

已有

3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高压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处理SO2废气

综合型

已有

3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高压电晕等离子体技术处理NOx废气

综合型

已有

4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湿式塔板脱硫实验

综合型

已有

41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颗粒安息角的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2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粉尘样品分取

验证型

已有

4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粉尘浓度测定

设计型

已有

44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旋风除尘器性能测定

验证型

已有

4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电除尘器原理及性能测定

验证型

已有

46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测定

验证型

已有

4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离心风机运行性能测定

验证型

已有

4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等离子体脱硫实验

研究创新型

已有

49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旋风板塔气体净化实验

研究创新型

已有

50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生活垃圾采样与制样理论课

综合型

已有

51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生活垃圾组分分选

综合性

已有

52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生活垃圾水分、灰分测定

综合性

已有

53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生活垃圾热值测定

综合性

已有

54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生活垃有机质测定

综合性

已有

55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焚烧炉进料、温度控制、灰渣分析

综合性

已有

56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生活垃圾焚烧全流程操作技术

综合性

已有

57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垃圾焚烧烟气成分测定

综合性

已有

此外,教师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自主设计大量非标设备和设施用于本科工程实验教学,既节约了经费、又提升了教学效果,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表3)。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相关自制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设备图片

应用课程

自制

时间

1

大气除尘

装置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2

离子交换

装置设备

水质工程学

实验

 

3

过滤与滤池

反冲洗装置设备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4

活性炭吸附

装置设备


水质工程学实验

 

5

混凝沉淀

装置设备


环境工程学实验

 

6

大气脱硫脱硝

装置设备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7

垃圾分选

装置设备


固废处理处置工程实验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综合性学科,它所涉及的学科面多、所需要的知识面广、所必备的技能要求多、学科的技术和装备的发展速度快,因此,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及配合下,本中心专门主动设计了8个适用于环境类专业的大型综合创新实验(表4)。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型综合创新实验

序号

项目名称

实验内容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学科背景

1

空气微生物污染监测评价与净化实验

1.校园空气微生物采集、培养及测定实验

2.室内空气微生物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实验

3.城市生态系统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4.垃圾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污染及评价

5.海藻酸钙-活性炭固定微生物在空气净化应用

  副教授

方治国 副教授

汪美贞 副教授

龙於洋 副研究员

马香娟 教师

大气污染控制

环境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

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环境影响评价

2

环境污染物高效降解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实验

1.PAH高效降解菌分离与鉴定

2.PAH耐受菌及高效降解菌环境因子影响实验

3.PAH对耐受菌与高效降解菌的毒性测试实验

4.PAH耐受菌与高效降解菌全蛋白对比分析实验

5.PAH高效降解菌与基因突变菌遗传多样性分子检测

刘惠君 教授

汪美贞 副教授

何闪英 副教授

  讲师

 

环境生态毒理

分子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环境微生物

3

烟气的脱硫脱硝技术综合实验

1.烟气脱硫工艺实验;

2.烟气脱硝工艺实验;

3.烟气脱硫废水水质特性分析及处理工艺;

4.脱硫石膏综合利用;

5.脱硝催化剂再生

吴祖良 副教授

江博琼 副教授

  副教授

冯华军 教授

  副研究员

大气脱硫研究

大气脱硝研究

大气污染控制

废水处理工艺及技术

催化剂制备及应用

4

有毒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综合实验

1.土壤及农产品采样、基本农化特征分析及环境质量评价

2.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丰度及多样性分析

3.有毒有机污染土壤的表面活性剂淋洗修复

4.有毒有机污染土壤的高级氧化修复

5.有毒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

6.有毒有机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

申屠佳丽 副教授

都韶婷 副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土壤污染修复

植物营养学

土壤污染过程控制

环境高级氧化技术

5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综合实验

1.焚烧场垃圾坑高浓度沥滤液的生物处理;

2.垃圾焚烧炉的运行控制和烟气成分分析;

3.垃圾焚烧炉脱硫、除尘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4.焚烧飞灰、炉渣的基本特性及浸出毒性特征分析;

5.焚烧飞灰、炉渣的稳定化/固化处理;

6.焚烧飞灰、炉渣的稳定化/固化长效表征

沈东升 教授

龙於洋 副研究员

  讲师

吴祖良 副教授

 

固废处理理论及技术

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固废处理理论及应用

大气脱硫研究

6

生活垃圾填埋处理技术综合实验

1.生活垃圾产生特征分析及收运方案设计;

2.生活垃圾的采样与制样、生活垃圾基本性质分析;

3.生活垃圾模拟填埋操作、填埋场运行监测和管理;

4.填埋场渗滤液水质特性分析及处理;

5.填埋场渗滤液的生物毒性表征;

6.填埋垃圾中微生物多样性分析及专性功能菌群分离、纯化

龙於洋 副研究员

  讲师

韩竞一 讲师

  副教授

汪美贞 副教授

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

固废处理理论及应用

环境管理

水质监测及污水处理

分子生物学

7

废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综合实验

1.废水沉砂处理工艺的运行及沉砂池的构建

2.废水中和沉淀处理工艺的运行、评价及控制方法

3.废水絮凝沉淀处理工艺的设计、运行及控制方法

4.气浮法处理含油废水的运行及监测、评价

5.吸附法处理废水的运行及监测、评价

6.废水的化学氧化技术及评价方法

冯华军 教授

丛燕青 教授

副教授

 

废水处理及工艺设计

废水高级氧化处理

水质监测及污水处理

 

8

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综合实验

1.废水A-O处理工艺及其相关反应器的构建、启动、运行管理

2.废水常用水质指标的监测方法

3.活性污泥基本性状及主要酶活性测定方法

4.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定方法

5.水质标准和水质评价方法

6.废水处理工艺选择依据及评价方法

7.剩余污泥的性质及脱水实验、处理处置技术

楼菊青 副教授

宋英琦 讲师

杜春慧 副教授

  讲师

  讲师

废水处理技术研发

污水处理工艺及设计

水质分析检测

分子生物学

固废处理理论及应用

 

大型综合实验集合了前期基础实验教学和专业工程技能实验的主要内容,通过大型综合实验的实施,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促使技能落地。

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综合实验”即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为核心,开展垃圾焚烧过程中焚烧炉与焚烧过程的控制、焚烧烟气成分测定分析、焚烧烟气的脱硫系统分析和评价、焚烧烟气除尘系统分析和评价、焚烧飞灰和炉渣的特性分析及浸出毒性试验、稳定化/固化处理处置及浸出毒性评价、垃圾焚烧场高浓度渗滤液的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处理及污泥活性与微生物菌群结构分析评价等方面的实验内容,以形成一个集水、气、固、生物、化学、操作、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实验。

为了确保综合创新实验的培养目标,对每个综合实验的任课教师也进行优化组合,将相关各课的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联合形成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从而创造了“学生有疑问必得答,有想法必验证”的创新实验环境。通过类似综合实验的设置和教学,使得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及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2.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通过自主创新项目、科技竞赛、工程协同育人进行培养

为适应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实验室装备及技术条件,鼓励学生申请创新项目,依托中心创新平台及学院科研平台,结合教师科研工作及科研项目,为学生营造科学研究的氛围,使学生尽早融入科学前沿,达到强化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同时搭建学生科技竞赛平台,以赛代练,全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等;充分利用学科的社会影响力,搭建校外学习基地,构建多层次校外实践模式,结合企业委托科研项目,实现工程协同育人。

科技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升实践教学体系

5 近年来依托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执行的本科生学生自主创新项目

序号

学生姓名

项目名称

项目级别

获批时间

指导教师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1

龚丹

Ag/TiO2/MWNTs电极光电催化降解微污染水中MC-LR研究

国家级

2015

张轶

2

周甜甜

光催化仿生睡莲的制备及其在河道修复中的应用

国家级

2015

王齐、郑苏法

3

戴世麒

纳米Ag-GO/聚酰亚胺杂化膜的制备及其渗透汽化性能研究

国家级

2015

吴礼光、王挺

4

钟振宇

海泉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

国家级

2014

吴礼光

5

朱纳鑫

高毒性有机污染物优先降解的可见光催化剂研发

国家级

2014

王齐

6

谢春言

物化-生物耦合处理有机氟废水的工艺开发

国家级

2013

冯华军

7

金晓林等

新型可将光驱动光电降解有机污染物制氢体系构建研究

国家级

2012

丛燕青

8

余可儿等

微弱可见光催化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

国家级

2012

王齐

9

王珏华等

尼古丁降解菌TW在烟草废水中的研究

国家级

2012

汪美贞

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项目

1

范托

一种基于太阳能和海水电池协同驱动的光电降解近海有机污染物及产能的装置

省级

2015

丛燕青

2

万铭扬

东南景天根系内生菌对十溴联苯醚降解的影响

省级

2015

申屠佳丽

3

蔡思诗

拆解垃圾裂化焚烧过程中的CuPb减排

省级

2014

龙於洋

4

林燕

表面活性剂生物碳质吸附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省级

2014

吕黎

5

徐燕

NaClO2调质吸收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省级

2014

吴祖良

6

张雪杨

 Ag纳米粒子/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

省级

2014

吴礼光

7

陈芳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对NO脱除的影响

省级

2014

江博琼

8

王英霞

物化与多级生化工艺相结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研究

省级

2013

 

9

 

杭州市空气真菌污染特征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研究

省级

2013

方治国

10

 

纳米SiO2掺杂的功能杂化膜制备和分离CO2性能研究

省级

2013

 

11

许美佳

纳米二氧化钛在土壤中的迁移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省级

2012

方婧

12

许俊杰

不动杆菌TW降解含有机氟废水的应用与研究

省级

2012

汪美贞

浙江工商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

1

汪琦

室内高端纳米颗粒物净化基础研究

校级

2015

姚水良

2

秦秋毫

微乳液法制备BiOBr/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校级

2015

吴礼光

3

杨晶

过期药品回收处置现状调查与研究

校级

2015

马香娟

4

龚丹

Ag/MWNTs/电极对MC-LR的降解研究

校级

2015

张轶

5

张嘉威

等离子体放电同步净化柴油车尾气污染物研究

校级

2015

江博琼

6

蒋璐

新型磁性石墨烯纳米材料应用于高级Fenton法降解染料废水的机理研究

校级

2015

蔡美强

7

罗怡颖

室温等离子体催化同时去除COO3基础研究

校级

2015

姚水良

8

孔雪莹

生物炭固定化微生物对典型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去除

校级

2015

吕黎

9

戴世麒

纳米Ag/石墨烯/聚合物杂化膜的制备及其分离性能

校级

2015

吴礼光

10

庄仁哲

石墨烯修饰Bi2WO6/ TiO2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校级

2015

吴礼光

11

林孝鑫

液相催化同时脱硫脱硝研究

校级

2015

吴祖良

12

张可欣

低温的等离子体催化室内污染物净化装置的开发;

校级

2015

吴祖良

13

朱义族

水力空化协同高级Fenton反应去除水中橙黄G的研究

校级

2015

蔡美强

14

刘妍秋

负载贵金属的杂多酸光催化剂光解水制氢研究

校级

2015

王齐

15

张佰鑫

高效可见光催化电极的制备与筛选

校级

2015

王齐

16

周甜甜

杂多酸光催化剂去除水中重金属-有机物复合污染的研究

校级

2015

王齐

17

李睿哲

雾霾天气对西湖景区空气微生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校级

2015

方治国

18

王馨

CHA结构分子筛在SCR反应中的温度拓展研究

校级

2015

江博琼

19

朱娇红

一种新型正渗透水袋的研制及技术探究

校级

2015

杜春慧

20

刘茂集

过滤复合等离子体催化废气中萘降解性能研究

校级

2014

吴祖良

21

陈芬

生物质材料处理水中有机无机复合污染物

校级

2014

吕黎

22

王佳丽

皮革污水水质特征及主要污染物去除研究——基于浙江大众皮业有限公司的调查研究

校级

2014

李春娟

23

陈强

Na2SO3烟气中NOx的脱除研究

校级

2014

吴祖良

24

朱纳鑫

有机物重金属复合污染协同消减的高效可见光催化体系

校级

2014

王齐

25

王倩

一种纳米材料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新型技术

校级

2014

方婧

26

唐爱慧

低压、低能耗正渗透膜技术在海水脱盐中的应用研究

校级

2014

杜春慧

27

邓思维

十溴联苯醚对东南景天根际土壤微生物群体感应的影响

校级

2014

申屠佳丽

28

钟振宇

BiVO4-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校级

2014

吴礼光

29

刘洛伊

可见光响应型复合Bi2O3BiPO4电极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校级

2014

丛燕青

30

李佳容

微反应器技术构建多元TiO2复合光催化体系及其在室内弱光下的污染物降解

校级

2014

王挺

31

万铭扬

东南景天根系内生菌对十溴联苯醚降解的影响

校级

2014

申屠佳丽

32

朱晓晴

等离子体增强纳米纤维催化剂消除柴油机尾气PM的研究

校级

2014

唐秀娟

33

周玲

原位聚合构建功能化纳米碳管/聚氨酯复合膜及其气体分离性能

校级

2014

王挺

34

王春春

分子印迹型TiO2可见光催化选择性降解有机污染物研究

校级

2014

王齐

35

李涵婷

光电催化协同降解有机污染物及重金属研究

校级

2014

张轶

36

陈晓宇

金属改性SCR催化剂及其在柴油车尾气脱硝的应用研究  

校级

2014

江博琼

37

莫涵

生物电催化强化剩余污泥厌氧产酸的研究

校级

2014

殷峻

38

曹琦

强制对流式家具专用甲醛净化器

校级

2014

姚水良

39

郭张璠

太阳能驱动光催化处理染料和重金属离子混合废水研究

校级

2014

王齐

40

刘晓迪

微乳液法制备BiOBr/TiO2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光催化性能

校级

2014

吴礼光

41

傅璇

杭州市校园初期雨水水质特征研究

校级

2014

李春娟

42

崔琳

水力空化协同Fenton作用去除水中微量喹诺酮药物机理

校级

2014

蔡美强

43

蔡晓丹

不同硝铵比缓释氮肥对镉污染作物的生长及镉积累影响

校级

2014

都韶婷

44

林欢

可见光响应型复合Fe2O3电极研制及其应用研究

校级

2013

丛燕青

45

林燕

表面活性剂-生物碳质吸附材料的研发及应用

校级

2013

吕黎

46

丁晨舒

过滤复合等离子体催化废气中PAHs降解性能研究

校级

2013

吴祖良

47

叶倩

农用土壤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调查

校级

2013

汪美贞

48

张盼盼

2,4,6三氯苯酚废水降解优势菌的分离与降解特性研究

校级

2013

李济吾

49

陈欢

以剩余污泥为基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基础研究

校级

2013

蔡靖

50

周玉

下沙开发区工业废气污染源分析

校级

2013

刘惠君

51

杨彩虹

弱可见光下非金属参杂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校级

2013

王挺

52

徐燕

NaClO2调质吸收剂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校级

2013

吴祖良

53

陈雪娇

典型离子液体的植物毒理研究

校级

2013

刘惠君

54

祝方琦

Ag纳米粒子/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校级

2013

吴礼光

55

陈瑶

太阳能光电催化处理重金属废水体系构建

校级

2013

王齐

56

江丽娟

改进芬顿试剂处理染料废水研究

校级

2013

李春娟

57

丁华滔

造纸工业废水现状分析-基于富阳造纸工业园区调查研究

校级

2013

李春娟

58

陈忆琼

餐厨垃圾发酵产酸液资源化研究

校级

2013

殷峻

59

黄超胜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空气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校级

2013

方治国

60

雷嗣凤

TiO2/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校级

2013

吴礼光

61

朱远墨

利用太阳光产电协同光催化去除有机物及重金属

校级

2013

张轶

62

陈洁

基于PBET的土壤重金属污染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体系构建

校级

2013

申屠佳丽

63

王哲烨

可见光响应光电去除印染废水及产氢研究

校级

2013

张轶

64

谢春言

物化-生物耦合处理有机氟废水的工艺开发

校级

2013

冯华军

65

颜韬

COD冲击负荷对颗粒化EBPR系统稳定过程的影响研究

校级

2013

孙培德

66

蔡思诗

拆解垃圾裂化焚烧过程中CuPb的减量化研究

校级

2013

龙於洋

67

陈芳

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对NO脱除的影响

校级

2013

江博琼

68

刘恩秦

微藻在PbCuCd重金属污染水体中的修复作用研究

校级

2013

方治国

 

7 近年来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转化成学生科研训练项目)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教师姓名

学生姓名

立项日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基于酸式固态杂多酸可见光催化协同消减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的复合体系设计与调控

王齐

刘妍秋等

2014

2

十溴联苯醚在东南景天根际圈的转化归趋及跨界信号传导

申屠佳丽

万铭扬等

2014

3

填埋场中反硝化脱硫菌代谢行为对H2S内源削减机理

龙於洋

周舟等

2014

4

高温微生物电催化同步矿化氟代硝基苯类化合物作用机制

冯华军

蔡思诗等

2014

5

填埋场中甲烷-Fe(III)/ Fe(II)-硝氮交互作用关系及其微生物分子生态机理研究

沈东升

文智君等

2014

6

基于水合电子的新型亚硫酸盐/UV体系对多溴联苯醚的还原降解及脱溴机理

李旭春

杨晶等

2014

7

石墨烯/聚合物杂化膜原位聚合构建及其膜微结构调控和CO2分离研究

吴礼光

戴世麒等

2013

8

用于水中痕量PPCPs富集分离的磁性多胺石墨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

金米聪

郑佳仑等

2013

9

离子液体对水生生物毒理机制、构效关系及手性差异研究

刘惠君

陈雪娇等

2013

10

表面活性剂-生物炭联合强化土壤有机污染物固定及降解的机制研究

吕黎

林燕等

2013

11

EBPR系统颗粒化稳定过程底物作用机制及其模型化研究

孙培德

傅璇等

2012

12

吸附/过滤耦合等离子体催化脱除废气中PAHs的机理研究

吴祖良

林孝鑫等

2012

13

低营养低剪切条件下厌氧颗粒污泥形成的群感机理及调控

冯华军

应贤斌等

2012

14

表面活性剂对生物过滤器多相微环境内传质与反应的调控机制与方法研究

杨春平

孔雪莹等

2012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十溴联苯醚在东南景天根际圈转化归趋及微生物群体感应

申屠佳丽

邓思维等

2014

2

反相微乳液法构建TiO2-高分子多元共轭体系杂化膜及其在室内弱光下降解活性调控

王挺

李佳容等

2014

3

三唑类杀菌剂斑马鱼体内生物转化对映体差异研究

陈方

石檬等

2014

4

可见光敏化降解染料协同还原铬的新体系研究

王齐

郭张璠等

2014

5

土壤产脱落酸微生物阻控植物镉吸收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都韶婷

蔡晓丹等

2014

6

填埋场内反硝化脱硫菌对H2S的内源削减行为

龙於洋

黄晶晶等

2014

7

CHA结构Mn-SAPO-34微孔SCR催化剂原位合成技术开发及柴油车尾气脱硝应用研究

江博琼

陈晓宇等

2014

8

微电场强化电活性生物膜高效脱氮及其界面电子转移机制

丛燕青

范托等

2014

9

柴油机车排气颗粒物(PM)在等离子体中的氧化机理研究

姚水良

汪琦等

2013

10

设施番茄菜地N2O释放特征及其微生物学机理研究

何闪英

李嘉鑫等

2013

11

电化学氧化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机理及中间产物的毒性研究

马香娟

杨晶等

2012

12

环境因素对反硝化型甲烷厌氧氧化细菌降解NO2-影响及机理初探

楼菊青

颜韬等

2012

13

新型功能化磁性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雌激素检测中的应用

金米聪

崔琳等

2012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

1

纺织染整废水AOX分布特征、归趋行为及达标关键技术

汪美贞

赖伯民等

2014

2

-硫铵法湿式烟气脱硫技术

陆豪

陈芳等

2013

3

城市二级生化尾水EfOM去除及耦合脱氮技术研究

韩竞一

丁晨舒等

2013

4

新型生物电催化工艺强化降解氟代芳香烃类化合物

冯华军

顾源等

2013

5

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环境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

蔡美强

蒋璐等

2013

6

颗粒化EBPR系统抗硝态氮冲击负荷能力及系统性能结构变化过程研究

宋英琦

朱远墨等

2013

 

借助环境问题的社会助推力、教授与企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整合、挖掘校外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

与“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博世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富春江环保热电股份有限公司”、“杭州蓝华水务有限公司”、“浙江省环科院”、“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通过和企业建设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或技术研究室,聘请企业科技、经营骨干,研究院技术骨干为实务导师的方法,让学生在具备学习、研究和基本创新能力的基础上,真正理解环保技术开发及市场化应用,提升专业岗位乃至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以培养项目开发能力和工程素质为目标,通过学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结合工程问题和科研实际,深入了解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跟踪科技前沿,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各种实验技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实践基地

5. 环境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及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实验教学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科研创新实践及工程实践是强化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保证实验及实践教学质量,制定课内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及课外实践教学质量标准。

教师课内实验教学质量评价由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两部分组成,学生评价权重占60%,专家评价权重占40%,以教师为评估单元。学生评价采用百分制,由学校教务处组织进行,分别去掉每位评价对象10%的最高分和10%的最低分后,按学生人数采用简单平均方法,得出每位评价对象的评估分。专家评价由各学院建立由学院领导、系(室)主任、教学督导和中心独立聘任的3位校内外资深教授组成的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专家组对本学院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师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并存入教师教学档案,作为聘任教师、评定职称的参考依据之一。

8    课内实验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表

类别

  

 

权重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较差

1

教学态度:严格要求,认真负责,备课充分

10

8

7

6

4

0.15

2

师德师风:师德高尚,关爱同学,对同学一视同仁,公平公正

10

8

7

6

4

0.1

3

熟练程度:熟练实验内容,实验过程表达准确,实验重点难点突出

10

8

7

6

4

0.1

4

内容深度:实验设计层次合理,论证充分

10

8

7

6

4

0.1

5

逻辑水平及实验准备:条理清晰,实验准备充分

10

8

7

6

4

0.05

6

联系实际: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

10

8

7

6

4

0.1

7

教学方法: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互动良好,及时解决实验中发现的问题

10

8

7

6

4

0.15

8

教学手段:实验原理及过程讲解清楚,重点难点进行操作演示

10

8

7

6

4

0.1

9

教态教姿:教态端正、教学语言生动有感染力,表达清晰

10

8

7

6

4

0.05

10

实验报告安排:评改认真,有反馈

10

8

7

6

4

0.1

  

100

80

70

60

40

 

 

课外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主要评价对象为指导教师,由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和学生实践成果评价三部分组成,学生评价权重占50%,专家评价权重占30%,学生实践成果评价权重占20%。

(1) 教师应根据创新项目实施办法和工程协同实践实施办法编写实践大纲,开出规定的实践项目;

(2) 如成立教师指导小组,导师组应定期组织召集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明确实践(科研项目或工程实践)实施方案,及时解决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向学生清楚阐述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的原理、操作规程以及教学要求,示范操作应当熟练、规范,正确掌握时机,应确保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教学的效果和安全;

(3) 指导教师应做好仪器设备等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4)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检查指导,观察、记录和评定学生操作情况,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规则,精心使用器材,培养学生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5)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报告应进行认真批阅,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讲评,建立起完善的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考核系统;

(6)实践教学教师指导小组应积极探讨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指导手段,不断充实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内容,开展教学方法、试验技术、装置改进等方面的研究,积极开设新实验;

(7)创新项目(或工程实训)进行开放式管理,切实加强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认真指导学生基本技能操作,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9    课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表

类别

  

 

权重

优秀

良好

中等

合格

较差

1

实践大纲编写:目标明确,内容充实

10

8

7

6

4

0.05

2

师生互动:定期讨论,明确方案,原理及操作规程清晰,示范熟练规范

10

8

7

6

4

0.15

3

准备工作:仪器设备,耗材等准备充分

10

8

7

6

4

0.1

4

实践过程:加强指导,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

10

8

7

6

4

0.15

5

效果评价:报告认真批阅,建立完善考核系统

10

8

7

6

4

0.15

6

教学方案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改革,积极开设新实验

10

8

7

6

4

0.1

7

实践教学管理:开放式管理,启发式探讨式教学

10

8

7

6

4

0.10

8

实践教学成果:发表论文,授权专利,获奖等

10

8

7

6

4

0.20

  

100

80

70

60

40